市教育工会送教行 唱响厦吉一家亲
发表日期:2025-08-22 10:46 【字体大小:

 

  2025年8月8日至14日,应新疆吉木萨尔县教育局邀请,在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教育工会的组织下,厦门“鹭岛之声”教师合唱团一行45人,在领队陈梅芳老师、团长王雅琴老师的带领下,远赴祖国西北边疆,圆满完成了“丝路同源·智惠厦吉”送教活动。

  征途多艰 团队共担

  往返八千多公里的航程与辗转,对大家的体力和意志都是不小的考验。临行前,厦门市教育工会刘伟玲主席专程到排练厅为队员们加油打气并叮嘱:“安全第一,尊重当地风俗文化,展现厦门教师风采,把厦门美育送到边疆!”

  送教过程中,面对干燥炎热的气候、温差、时差以及饮食习惯,着实让不少老师水土不服,身体不适。男低声部一位老师在演出前突发肾结石,但他强忍着剧痛坚持完成了整场演出;几位女老师抵疆就感冒,嗓子哑了,含着喉片也坚持参加排练和演出;还有老师膝盖旧伤在长途奔波行走后复发,却一场活动也没落下。

  面对这些,团队就是最坚实的依靠。队友们默默递来热水和药品,主动分担行李,这些细微的关照,成了疲惫旅程中最暖心的力量。正是这份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支撑着大家克服困难,顺利完成送教任务。

  声动传情,美育浸润

  8月9日至12日,厦门市教科院音乐教研员、合唱团艺术总监兼指挥林培荣老师带领核心团队,赴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开展送教讲座,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送去美育课程育人新理念。

  讲座由吉木萨尔县音乐教研员叶银燕老师主持。从合唱指挥的气息控制、艺术表现,到美育课程的系统架构;从示范教学中手把手的乐句处理指导,到互动研讨中课堂难题的共同破解。通过生动的示范教学、热烈的互动研讨、即时的现场演练,老师们将厦门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边疆教师可学、可用的实操方法。一位当地教师动情地表示:“厦门老师就像自家兄弟姐妹一样倾囊相授,让我们既学到了真技术,更感受到了深厚的情谊!”

  林培荣老师分享了由他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美育课程育人视角下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生机制研究》的宝贵实践成果,为当地培养和打造课程育人的美育师资力量分享厦门经验。

  丝路同歌,山海共鸣

  8月11日晚,“在那遥远的地方——山海交响·丝路同歌”鹭岛之声教师合唱团专场音乐会在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礼堂上演。厦门援疆指挥部(挂职县常委)等领导、吉木萨尔县教育局领导、昌吉州吕晓虎和吉木萨尔县叶银燕二位音乐教研员领衔的名师工作室成员、县音乐家协会主席王迎春、昌吉州各县市音乐老师、县中小学幼儿园校长以及几百位师生到场观摩演出,县融媒体中心进行全县现场直播。

  在林培荣老师的指挥下,合唱团展现了专业的艺术素养,用高水平的作品演绎架起跨越山海的桥梁。为致敬这片热土,队员们深情演绎《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苹果香》等新疆风格歌曲,引发强烈共鸣。闽南语歌曲《望春风》的温婉旋律,将海岛情愫送至天山脚下,触动心弦。

  演出的最后,当《鼓浪屿之波》响起,两地教师心手相连,并肩高歌。熟悉的旋律在礼堂内久久回荡,“疆海同在”的深情厚谊、动人的演绎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吉木萨尔县音协主席王迎春老师表示,“演出是心灵的对话,增进了两地音乐文化的交融,我深切感受到厦门教育的助力。老师们在非专业场地条件下展现出的专业精神和完美呈现,正是艺术精神最生动的写照。希望厦吉两地美育教育工作者能够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让‘疆海同在’的情谊更加深厚,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智慧馈赠,情谊绵长

  音乐会结束后,林培荣老师代表厦门团队,将凝聚着厦门教育智慧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专著、历年合唱演出珍贵资料,捐赠给吉木萨尔县教育局、县音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英才吕晓虎教育教学名师工作室及昌州叶银燕庭州名师工作室,助力吉木萨尔美育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愿这份承载着厦门教育人深情厚谊的知识种子,能够助力吉木萨尔美育教育在未来的课堂中生根发芽,长成一片片教育的绿洲。

  心音同频,并肩同行

  山海有界,情谊无疆。八千公里征程,“鹭岛之声”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歌声传递友谊,用专业播撒美育,更用坚韧克服了困难,闪耀着独特的支教精神!

  “丝路同源·智惠厦吉”活动,是一次成功的艺术与教育交流,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中新网、厦门援疆、吉木萨尔县官网等官方媒体纷纷报道本次圆满的送教过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未来,厦吉两地将继续携手,深化帮扶,共享资源。心音同频,并肩同行!“厦吉一家亲”的教育新篇章,必将更加灿烂!(厦门市教育工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