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总工会做大做强特色服务品牌,在“四季轮回”中不断焕发新活力
■各级工会为服务职工尽职尽责。 卢月 摄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轮回”中还包含着“二十四节气”。这是工会服务职工的特色品牌,很多“工会故事”都具有时令特点,周而复始并焕发新的活力。
昨日,厦门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回首过去,全市各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大做强服务品牌,细数隐藏在“四季”“二十四节气”中的那些温馨故事,尤其令人感动。
记者 王东城 通讯员 包云香
【立春】
■闽南神韵木偶表演
烹制“文体大餐”
陪您一起过年
“立春春花分外艳”。春节假期,市总工会送上精心烹制的“文体大餐”,“关爱来厦员工 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如同春风一般,给留厦、返厦职工带来温暖。
这些活动包含了凭工会卡“十元看电影”“十元看大戏”等优惠;春节期间,厦门工人体育馆和市职工服务中心部分活动场馆无休,坚持对外开放。
【雨水】
■职工灯谜大会
灯谜大会书画展
为元宵佳节添趣味
春雨洗礼,元宵灯起。2016年元宵期间市总工会在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建设厦门感谢有您”文艺晚会,“2016厦门职工春晚十佳节目”也精彩献演,现场还准备了职工灯谜大会,为元宵佳节增添了不少趣味和传统味。
此外,第二届厦门职工书画迎春八人展,也在市图书馆一楼展厅宝荣通美术馆启动。
【惊蛰】
■劳动法庭助力维权工作
设“劳动法庭”
全国第一家
全国首个“劳动法庭”在厦门诞生。这是市总工会依托思明区法院设立的,并在各区工会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在规模以上企业推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今年年初起,市总工会收集、挑选并发布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典型案例,以此警示、引导企业依法用工,指导职工理性维权。
【谷雨】
■总工会招聘会已常态化
“春送岗位”帮企业
应对节后用工难
春季公益招聘活动,就如同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近年来,市总工会开展的这项活动像及时雨,帮助企业应对节后用工高峰,缓解了招工难问题。
不仅仅是“春送岗位”,市总工会已经搭建起就业对接的常态化平台,颇有“雨生百谷”之意。
【立夏】
■工人运动会激情飞扬
“五月天”有激情
更有“娘家”温情
近年来,在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后,我市各级工会都会筹划、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活动,比如,第十一届工人运动会。市工人文化宫把5月定义为“惠民月”,推出多项超值公益大餐,市总工会还联合我市主流媒体,开设“寻找最美劳动者”“寻找最贴心的职工娘家人”等专栏。
【大暑】
■联合爱心企业设立爱心饮水点
为烈日下的职工
撑起一片“荫凉”
烈日炎炎、暑气蒸腾。在工地上忙碌的职工,会收到“娘家人”送来的清凉。仅今年夏天,市、区(产业)两级工会就拨出慰问资金近500万元,分批次慰问厦门1500家企业和单位,包含重点建设工地、露天作业岗位和高温作业场所,惠及一线职工70万人。
【立秋】
■金秋助学圆梦
金秋助学助岗
帮困难家庭脱困
立秋预示着收获,市总工会的“金秋助学”,为困难职工子女圆了读书梦。今年,“金秋助学”收到近900名困难职工的申请,助学资金预计达183.3万元。
市总工会还组织企业开展“金秋助岗”活动,通过勤工俭学、提供实践岗位等方式,提高困难职工子女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脱困。
【霜降】
■厦门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揽得大奖。
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可享工会服务
霜降,对厦门人来说是“滋补”的最佳时节。市总工会也为职工送上了“滋补品”:只要关注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可找厦门市总工会,享受工会的服务。如今,“厦门工会网”名列全市政务类网站前四,微信公众号获评“全国十佳最具影响力工会新媒体”。
【大寒】
■职工在职工服务站办理交通补助
精准帮扶解忧
寒意中送温暖
岁末大寒之时,工会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让广大职工倍感温暖。“平安返厦”交通路费补助活动、新一期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我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帮助职工排忧解难,送温暖,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