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厦门市总工会牵头组织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茶行业、电力行业劳模工作室集群交流活动,现场观摩两个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区域间“名师带高徒”签约。该活动由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劳模联盟主办,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承办。
福建省总工会,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以及闽西南协同发展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共50多人参加活动。
品茗交流促融合
了解茶叶生产、检测、分装流程,听取陈志雄介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新成效……在厦门茶叶进口有限公司,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行业从业人员参观了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厂房,现场观摩中国乌龙茶标准样茶评审。
品茶、分享、交流,在这场特殊的交流会上,闽西南五地市茶行业和电力行业劳模通过品尝不同种类的茶,深入了解各种茶叶特色,交流了茶培育技术研究心得。通过业务交流活动,促进闽西南区域内茶企业、茶园基地的科学种植、良性发展,从而实现闽西南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来自龙岩供电公司的劳模戴寿传说:“我特别喜欢‘金花香橼’这种茶,茶味特别香,很适合平时户外工作的时候喝,回味无穷,还很解渴”。福建省总工会副巡视员、省机械化工矿冶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华分享了他与厦门茶的渊源,他希望可以充分发挥陈志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携手闽西南区域内茶行业劳模工作室协作结对,让联盟成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组织,推动城乡协同发展,进一步带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茶产业加快发展。交流会上,省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陈志雄与闽西南4家企业签订了区域间“名师带高徒”协议。
创新学习助发展
“班组微课堂”“职工大讲堂”“两市联创”等创新做法,通过组建闽西南劳动工作室集群,统筹区域资源,广泛携手闽西南区域内电力行业劳模工作室协作结对,联创共创,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创新攻关合力。在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行业从业人员听取了五地市电力劳模工作室介绍劳模创新工作典型经验,现场见证区域间“名师带高徒”协议的签订。
依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陈国信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电力行业劳模工作室集群,协同各工作室实施改进提升计划,推进电力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集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力争打造各具特色、专业领航的工作室集群。交流会上,电力职工邓龙作说:“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加上自身的认真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为公司、为闽西南协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陈国信的带领下,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电力行业技术人员参观国家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无人机辅助带电作业”的视频前,围聚了一排的电力职工正认真观看现场作业的录像,金属软梯夹、带无人机滑车、屏蔽服……劳模创新工作室里琳琅满目的最新成果吸引了不少从业人员细细研究,他们说:“这次交流机会很难得,那么多创新成果更是让人收获颇丰。”
厦门从2012年开始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现有各级劳模工作室112家。厦门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职工成长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和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厦门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巡视员、副主席陈幼萍表示,要发挥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实现各级劳模工作室从单兵作战、点状分布向组合发力、协同发展转变,在推动闽西南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和产业提升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建好一个平台,构筑劳模工作室集群;开展重点项目劳动竞赛和职工技能竞赛两大竞赛;推进三项活动,落实职工创新、名师带高徒和劳模宣讲活动。“以劳模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以龙头为牵引,以多赢为目标”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市总全媒体中心 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