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专题 >> 专题专栏 >> 海峡职工论坛 >> 厦台工会交流记事
   >
两岸人士深入探讨工会建设和职工交流
日期:2014-10-21 字体:[] [] []

“加强工会建设,深化两岸交流”研讨会在市总工会举行(李剑婷 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副所长乔东教授(李心 摄)

来自台湾的金丰集团总经理董峰如(李心 摄)

市总工会法律保障部部长蒋丽琴(李心 摄)

  

  “加强工会建设,深化两岸交流”。10月21日,厦门市总工会一楼多功能厅内,来自海峡两岸的劳动关系、工运理论专家学者结合两岸工会建设实践,就两岸工会理论、职工文化、劳动法律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探索深化两岸职工交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据悉,此次论坛系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4年学术年会、厦门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主题论坛,旨在深化两岸工会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工会和职工界的互信共赢,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增进两岸情谊 助力共同繁荣

  来自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省总工会、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厦门市社会科学院、厦门市总工会、厦门市社会发展研究会等领导,台湾及福建的企业家、工会负责人,两岸部分高校专家学者约150人参加了论坛。

  福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林兵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当前两岸关系进入巩固深化发展的新阶段,两岸工会和职工界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努力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符合两岸职工切身利益,是两岸工会和职工界的共同期盼。

  厦门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旻在开幕式上表示,两岸工会要团结起来,发挥各自组织优势,不断扩大闽台基层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进情谊,共谋福祉。

  厦门市总工会副主席王松代表承办方致辞。他表示,两岸互动应是理论先行。厦门市总工会不断在理论研讨、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等与职工密切相关的问题方面进行研究,尤其是密切和海峡对岸的职工互动。期望通过本次学术研讨,继续推进厦门乃至福建在海峡两岸劳动关系方面的互动,增进两岸职工、企业的友好往来。厦门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经审委主任蔡志凯出席论坛。

  两岸专家会聚 观点高屋建瓴

  在上午的论坛研讨上,两岸7位专家学者围绕两岸工会理论实践、劳动法律异同、企业职工文化、和谐劳动关系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论坛特邀嘉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乔东教授引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传统观念,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基层工会和职工文化在聚集职工精神正能量、推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从职工责任、职工理想、职工信念、职工精神、职工形象五个方面介绍企业职工文化内容,从树人(先进职工典型)、提魂(职工文化理念)、塑行(职工行为规范)、展风貌(职工精神风貌)四个角度导入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并用大量发生在中国大地上卓有成效的企业职工文化鲜活案例,展现出一幅幅工会倡导的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图景,为两岸工会进行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来自台湾的金丰集团总经理董峰如以发展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创造劳资双赢为视角,独家论述了关于两岸企业劳资管理五道“金钥”的观点,从劳动合同(劳动契约)、管理规章、薪资结构调整、绩效及奖金方案、员工风险转嫁规划及企业安定责任准备金等五个方面法律异同点进行层层比较分析,对大陆现行劳动法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厦门市总工会法律保障部部长蒋丽琴从厦台工会的互动与展望方面探讨了两岸工会交流过程中更多更广的领域。厦门海投集团工会主席吴锐锋提出,要深化、细化、固化职工权益保护,进一步促进企业与员工全面和谐发展。福建农林大学的许文兴教授强调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工会组织建设的关系,探析了工会组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厦门台资企业建松公司工会主席钟桂荣从民主管理角度提议,企业要建立三方联席会议,建立职代会制度、建立平等协商制度。他表示,工会组织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会工作,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闽南师范大学的陈景亮博士探讨了女职工职业平等视角下城市工会的职能重构问题。

  当天下午,论坛的特邀嘉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乔东教授从中国企业职工文化最前沿的理论视角作了一场专题报告。

  论坛还征集议题相关论文近30篇。值得一提的是,两岸劳动法律合作研究项目与成果《两岸劳资法律(令)比较研究》全文已完成25万字初稿,预计今年十月底在台湾出版繁体字书稿。2015年初简体字版将在大陆出版。(市总工会新闻宣传中心 王星乐)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