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品牌专题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 > 践行落实
翔安新店:知党情颂党恩 争先锋立新功
        2016-06-27 11:34:00        字体显示:
 

  新店镇驻社区党员干部在滨海东大道征地现场。(张天骄摄)

  党员示范户挂牌。(张天骄摄)

  红花绿柳摇曳在波光潋滟的怀远湖畔,平静的水面倒映出周边红砖古厝的婀娜身姿,这个由2个自然村、437户、1200多人构成的小渔村,如今在外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美丽澳头。

  探寻这里的蜕变轨迹,人们不难注意到社区76名党员带领老百姓及海外华侨为美丽乡村建设日夜奋战的身影。当前,翔安区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联系点中,澳头社区赫然在列。

  对于140平方公里的翔安区新店镇来说,澳头只能算是一个缩影。在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部署要求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为新店如今首要的政治任务。知党情、颂党恩、争先锋、立新功——这样一条清晰的理念,注入了新店镇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田。

  近日出炉的一组数字,被外界津津乐道:预计到6月底,新店镇财政总收入将达6.69亿元,增长10%。截至6月22日,已清表交地4881亩,完成任务数的71.92%;完成拆迁协议签订7.32万平方米,完成任务数的42.04%。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不误——这一系列数字,就是最生动的诠释。今天,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中,一幅美丽新店的豪迈蓝图,在翔安南部这片生机勃发的土地上加快铺展。

  本报记者王元晖沈彦彦

  通讯员郑美妙

   深化认识 学习教育严格要求

  上周五上午,新店镇政府的大会议厅里座无虚席,这里开展的纪念建党95周年“七个一”系列活动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不仅让入党积极分子激情高涨,也成为全镇党员干部瞩目的焦点。会场上,新店镇党委书记王婴水等镇党政领导还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和其他机关党员一道,重温入党誓词。

  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向深入,离不开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摆脱贫困》、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等,无疑是如今他们案头上的“必修课”。新店镇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攻坚型、服务型、廉洁型”五型党委为目标,党委中心组带头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及系列讲话。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新店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支部开展以“先谋后动、先行探索、先为突破、先得实效、先作表率”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晚上、周末等业余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专题学习会等进行集中学习。一位年轻的基层党员感叹,现在在新店,“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出力谋发展”,学习教育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精气神”。

  大宅社区“陈加兴义务理发20年”,洪前社区“康甲乙80多岁加入共产党”,澳头社区“苏圻天热心做邻里‘公亲’”……如今,类似的事例,在新店镇可谓信手拈来。这些榜样给党员们上党课,带动的势必是全镇党员“两学一做”的新热潮。不仅如此,镇党委讲师团到澳头社区开展“党课进书院、学习零距离”活动,到新兴社区开展“退休不褪色,最美夕阳红”活动等,更是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党员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进行一次表彰、开展一场寻找身边好党员活动、上一堂党课、开展一次大走访、组织一次专题研讨——这段时间,一场场“七个一”系列活动正在新店镇接连展开,走村入户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在党员们的工作日程中已成常态。

  理清思路 项目建功卓有成效

  福建省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洋唐居住区如今越来越热闹了。其中原因,除了由纷至沓来的居民积聚起来的人气,便是周边正加快开展的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城场路(翔安东路-翔安大道段)的施工,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新店镇的大力保障下,目前该路段已顺利完成征拆,实现全线贯通。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引擎,新店镇的党员干部在“5+2”、“白+黑”的工作状态下,在短短时间里成功保障了滨海东大道、洪钟大道、城场路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两学一做”是为了什么?在新店镇党委的思路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除了要提升党员们的“精气神”,一个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聚集合力推动当前的中心工作。记者留意到,如今在新店镇,与重点项目相关联的征地拆迁和不断铺开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了党员干部们挥洒激情的两大平台。

  征地拆迁能够顺利开展,“支部建在项目上”无疑是新店镇的一个重要经验。党员在项目建设中率先垂范,与此同时,该镇坚持基层导向,在征拆一线发现和使用干部,比学赶超的氛围日渐浓厚。

  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在项目上建功立业成了新店镇越来越多党员的共识。一个指挥部、四个工作组、三个突击队调整为一个指挥部、两大片区、三个攻坚组——这就是新店镇征地拆迁“143”工作模式向“123”工作模式的转换,其背后,正是指挥部、镇及各工作组创新推行的“扁平化”运行模式。正是在此前的一场场“我为新城建言献策”活动中,党员干部众多闪耀着智慧的“金点子”被聚合了起来。

  创新方式 民生帮扶被群众点赞

  清晨的澳头,总是特别热闹,活跃在这里的党员义工队一大早就在社区的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紧张地工作。而遍布社区的“文化之家”、“华侨之家”、“创业之家”等党员“样板房”,也把党员争先锋、作表率的氛围淋漓尽致地烘托出来。当前,新店镇已成立37支、逾700人的党员义工队,评选出360户党员示范户,一条条坚实的纽带,把党员与3500多户农户紧紧相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须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以及民生帮扶紧密地维系在一起。正是深谙了这一点,新店镇不断加大“民生15条”落实力度,重点解决群众在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截至上个月,该镇累计实现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1896人。如今,澳头“海洋蓝”、沙美“党旗红”、吕塘“生态绿”美丽乡村建设有声有色,与欧厝转产就业及周边协作区形成“三点一片”,强势拉动了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

  一股股群众共谋共治的火热氛围,也在党员们的带动下加速扩散。今年以来新店镇美丽乡村共同缔造涉及的“1+1+X”社区累计召开座谈会157场次,入户宣传6292户,征求群众意见7100人次,主动拆除鸡圈、鸭圈、牛棚、旱厕等临时搭盖231间约8462平方米,累计腾地让地25862平方米,村民投工投劳10821个工作日,认管认养项目54个,捐款捐物48万元。

  改进作风 效能提升树立良好形象

  走进新店镇,常常可以看到忙碌着的党员——一面醒目的“党员工作牌”,不仅标明了他们的身份,更标示出他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效能提升行动,在新店镇的基层党建中一直是重中之重。这里的“一办三中心”,一度被外界传为美谈——该镇打破机关、事业和编内、编外人员身份的界限,将“六办五中心”整合为“一办三中心”,从过去“向上相对应”转变为“向下相适应”,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党员示范岗,从而提高窗口办事效率,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而与新店镇深入推进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相呼应的,是该镇的治庸问责机制。他们在全镇范围内通报完成较好和进度较慢的项目,今年来共通报表扬17人,通报批评2人,书面检讨2人,效能约谈1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党员脱颖而出,新店镇全面铺开的“寻找身边好党员”活动,也不断在全社会聚合起榜样的力量。在即将到来的七一表彰活动中,该镇8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0名优秀共产党员、1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将登上光荣的领奖台。

  改进思路促发展,改进方式办实事,改进作风树形象。搭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力翅膀,美丽新店又一次开启新的航程。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