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风雨同舟永远相伴,互敬互爱,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12月1日上午,厦门工人体育馆里一派甜蜜喜庆的气象,由厦门市总工会、厦门晚报社主办的第十三届“新厦门人”集体婚典在这里举行。在《我和我的祖国》歌曲旋律中,40对新人翩翩起舞,向新中国七十华诞致敬,手牵手、心连心说出爱的誓言,甜甜蜜蜜走进婚礼殿堂,开启幸福生活新旅程。
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倪超,副市长李辉跃,市政协副主席黄国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许毅青以及市委文明办、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厦门晚报社等领导,各主办方代表、新人亲属和前来观礼的市民群众500多人出席婚典仪式。副市长李辉跃为新人证婚。
参加本届集体婚典的40对新人主要来自全国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有一位新郎来自宝岛台湾。这些新人分布在我市各行各业岗位上,有工程师、医护人员、教师、设计师、辅警、社工、销售人员等。
今年的集体婚典以“倡导新风尚,关爱新市民,共创新生活”为主题,更加注重对“新厦门人”群体的关心关爱,致力于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新厦门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千对新人 走上红毯
“我爱人去年就想参加集体婚典,可惜时间不凑巧,今年看到通知,第一时间拉上我来报名。”来自永定的李先生夫妇幸运地成为集体婚典举办以来的第1000对爱侣。婚典仪式现场,主办方向他们颁发了镌刻着“新厦门人集体婚典第1000对新人”的心形水晶杯作为结婚纪念。
作为职工“娘家人”,市总工会已连续为广大来厦员工牵头举办了13届集体婚典,不仅引领新风尚,还帮助来厦员工安居乐业,与城市共繁荣共发展。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集体婚典已见证了1030对新厦门人的幸福婚姻,深受广大职工欢迎。在市总工会的示范带动下,今年全市各级工会累计为近百对职工新人举办集体婚礼。
“感谢工会!感谢集体婚典!”李先生夫妇兴奋地说,“我们已经在厦门安了家,想在这里好好发展,接下去就是努力拼搏奋斗,把工作做好,把日子过好,一定会越来越好!”
汇聚大爱 温暖职工
多年来,厦门市总工会关爱来厦员工,提供精准服务,以市职工服务中心为窗口平台,为来厦单身青年职工牵线搭桥,打造了“来厦员工联谊会”“‘新厦门人’集体婚典”等品牌活动,形成交友、结婚“一条龙”服务,成为广大职工交口赞誉的“工会红娘”。
2006年来厦员工联谊会成立以来,在册会员已达1.4万多人,不少职工在这里找到另一半,相识相知相爱,一起步入婚姻殿堂,来自安徽的杜卫琴就是其中一位。和爱人张启明相识于来厦员工联谊会,携手参加首届“新厦门人”集体婚典,现在女儿已经8岁……回想起组建小家庭的点点滴滴,杜卫琴感慨说:“我们一家子真心感谢‘工会红娘’!”
每年,集体婚典都为新人送上丰厚的新婚礼包,包括免费婚纱照、蜜月游、礼服、新婚纪念品等,汇聚点滴真爱,温暖来厦员工。这样的活动形式既帮助新人减轻经济压力,又把婚礼办得热闹喜庆。
“省心省力省开支,所以很受欢迎。”谈起深受职工喜爱的集体婚典,来厦员工联谊会会长罗文说,“精准服务就是要找准职工需求,把关爱和服务做到职工心坎上。”
创新形式 体贴入微
今年的集体婚典以“倡导新风尚,关爱新市民,共创新生活”为主题,迈出紧跟时代的创新步伐。除了婚典仪式现场抽出5个邮轮蜜月游大奖外,仪式结束后,全体新人将赴漳州云水谣一日游,还将组织部分新人体验无人机学习等职业技能提升活动以及射击、射箭等年轻职工喜爱的体育项目。
90后职工刘信菊是福建福安人,夫妻俩都是IT从业人员,每天久坐电脑前相对缺乏运动,此次集体婚典组织的活动和体验项目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工会娘家体贴入微,不仅为职工操办终身大事,还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帮助提升职业技能,这对今后个人职业发展很有帮助。”刘信菊高兴地说。
同样感到欣喜的还有90后辅警李思思。今年,厦门市总工会响应推动“八大群体”入会号召,创新性地开展“8+N”群体入会工作。“五一”前夕,包括李思思在内的厦门市7000多名辅警加入工会大家庭,辅警的合法权益和福利待遇得到法律保障,增强了这支队伍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所以得知工会将举办集体婚典的消息,李思思毫不犹豫报了名,在她心里,工会是温暖的“娘家”。
习近平总书记赞扬厦门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和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厦门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倪超表示,厦门市委市政府将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一大重要举措,这为许多来厦发展企业和广大来厦务工创业的“新厦门人”提供了奔跑的赛道、圆梦的舞台。工会牵头主办的集体婚典以及深入开展的服务职工各项工作,将更好地助力来厦务工青年快速融入厦门城市生活,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一员,实现个人与城市共同发展。(市总全媒体中心 卢月 李剑婷 王锟、市职工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