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人才培养职责,全力推动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9月24日至25日,2025年福建省“匠心杯”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技能竞赛在厦门数智产业产教融合基地火热开赛。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等8地市选派22支代表队参赛。
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柳公立,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义平,省机械化工矿冶工会工委主任蔡秀东等出席闭幕活动并为获奖选手和单位颁奖。
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通过构建物理对象的数字映射,实现虚拟与现实同步的先进技术。该技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能够对物理世界进行全方位仿真和管理。2022年,人社部首次将“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列为新职业公示。2023年,国家职业标准正式颁布,并制定培训考核体系。
据介绍,这是福建省首次举办数字孪生领域技术竞赛。比赛现场,全省数字孪生高手云集。报名参赛的22支队伍、59名一线技术骨干来自全省制造业、物流、能源、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核心技术岗位,选手们可谓专业领域的“全能王”。比赛通过交流学习、比拼技艺,有效提升数字孪生应用技术水平,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储备人才。
本次竞赛以数字孪生虚实融合实验台为载体,围绕智能产线协调控制,覆盖理论与实操模块,检验选手在工业机器人、PLC 编程、MES 系统及数字孪生技术的综合素养。比赛裁判长刘晓莉表示,参赛选手表现亮眼,不仅理论基础扎实,核心知识掌握到位,而且实操技能娴熟,关键任务完成质量高,凸显出较高职业素养和极强的安全规范意识。
当前,数字孪生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虚实融合的模式极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和成本。来自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的参赛选手宋存强是该企业自动化抛光技术部工程师,他表示,竞赛不仅让自己加深了对数字孪生技术的理解,还锻炼了项目实操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提升自动化控制技术、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帮助非常大。
福建省烟草公司泉州市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分拣组长胡瑞松在比赛中深刻体会到,现代制造业已进入虚拟数字世界与实体物理生产深度融合的新阶段。竞赛不仅比拼传统自动化技能,更考验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仿真、预测和优化的综合能力,这代表了产业升级的明确方向,令从业职工倍感振奋。
在厦门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庆平看来,数字孪生技术比赛对行业发展与职工技能提升具有以赛促用、以用育才等多重价值,有助于加速技术落地,精准培养复合型工匠,打通产学研用闭环,激发持续创新。比赛把前沿数字化能力快速注入产线,成为推动行业降本增效、职工增值升级的有效路径。
经过两天激烈角逐,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王立良、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宋存强两位选手夺得个人成绩一等奖,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队摘得团体一等奖。展望未来,参赛选手们表示将把竞赛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技术带回工作岗位,积极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试点,紧跟技术发展前沿,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市制造业工联会、市总全媒体中心 卢月)